image.png

网络安全进校园:盘点学生最易遇到的“七大骗局”

 

骗术一:真假学生群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不法分子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建立“学生群”、“资料墙”等,他们在群中发布诱导添加好友的引流话术,有的借机推销机构或产品,有的打着“学生咨询”的幌子收集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如何应对:同学们一定要认准学校官方学生群,不要轻易加入各类小群,更不要相信此类群内的收费信息。

 

骗术二:冒充学校人员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学生信息,“假借老师名义”打电话或发送附有链接的邮件、短信,向学生收取各类费用,谎称未按时缴费则失去入学资格、影响开学报到;骗子利用学生“人生地不熟”的特点,在车站、校门口冒充学校接待人员,热情主动地帮忙照看行李,再几人联合支开学生将行李偷走;骗子在学生刚进入寝室时冒充其室友或老乡,通过聊天套近乎,趁机盗取钱财。

如何应对:请大家关注学校官方平台,留意其发布的缴费信息,切勿轻易向群聊中的二维码或电话中提供的账号付款。切勿轻信未经确认身份的陌生人,交谈过程中勿忘防盗。外出时要将贵重物品贴身保管,或在寝室放置妥当。

 

骗术三:“助学金”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不法分子冒充老师或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助学金或申请助学贷款的名义,要求学生先交报名费或手续费,向指定账号转账,或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如何应对:学校的各类助学金会由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统一申请、评选或审批,不会单独联系学生和要求缴纳任何费用。如遇自称社会资助机构人员联系,应第一时间向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求证,谨防被骗。

 

骗术四:兼职类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骗子利用大学生想通过兼职实现“财富自由”的心理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以“高额回报”等噱头引诱其入坑。一些不法中介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不履行合同,以各种名义推托来骗取中介费;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才可以上岗,交钱后又拒绝返还押金;骗子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商铺刷单兼职,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冻结等借口要求学生多次汇款。

如何应对:同学们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招聘广告和中介机构的承诺,更不要随便缴纳各种费用。此外,校内也设有众多勤工助学岗位,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

 

骗术五: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骗子谎称学生网购的商品出现问题,要求私下添加“理赔客服”微信、QQ等为其退款,添加后诱导学生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中提供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再将银行卡里的钱转走;或是利用学生对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其从中借款转给骗子。

如何应对:正常的网购退款理赔会直接返还到买家付款使用的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索要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骗术六:“校园贷”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骗子声称可“零利息零风险”,引诱学生借款,最终让其跌入“套路贷”、“高利贷”等陷阱,欠债一旦逾期,非法放贷平台就会采取“利滚利”的方式让学生越欠越多。最后骗子还会利用恐吓、殴打、威胁家人等方式催债。

如何应对:拒绝非法校园贷,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高消费,不相信任何夸张的贷款宣传。一旦发现陷入非法校园贷陷阱,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骗术七:游戏内诈骗:

image.png

骗术特点:骗子会在游戏或虚拟世界里假扮成管理员、游戏主播等身份,让同学相信自己的表现是合法的,然后以购买道具、搭建建筑、游戏代练等手段骗取其钱财。

如何应对:同学们要避免沉迷游戏,同时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币、游戏装备等诈骗类型,要明白此类情况除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正规交易外,很多都是诈骗!所以,在适当玩网络游戏的同时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如果发现被骗,请一定保留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及时报警求助。

(以上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